首页 » 影评  »  豆瓣8.8,暑期档最高分,好看到爆!炸!_哪吒

豆瓣8.8,暑期档最高分,好看到爆!炸!_哪吒加载中

2020-05-13 22:19

7月。

香港街头,同门师兄弟因毒生隙,悬赏一亿搏命对决。

非洲草原上,雄狮仰天长啸,森林之王历经千难万险,悟得生命真义。

南海野山上,父子两个昂起头,震耳的轰鸣声中,飞机自头顶隆隆飞过。

……

暑期档鏖战,个个是狠手。

应该没几人料到,最后成为口碑爆款的,是它——

哪吒之魔童降世

卖安利前先自首,最最最初知道这部电影时,院长内心是拒绝的。

原因无他,我,是个颜控。

毕竟,作为一名家喻户晓的神话人物,“哪吒”这个名字刻在我们心头的形象,不是这样:

就是这样:

总之很可爱就对了!

直到我看到了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(下简称为《哪吒》)的剧照——

……你谁???

(我不允许有人眼线画得比我还好!)

港道理,这种形象别说会惊到小朋友,成年人也一脸懵逼好嘛!

然后……呵。

又被打脸了。

大规模点映过后,不止院长,所有观众都“疯”了。

随便体会下自来水们疯狂安利的盛世景象:

豆瓣上,7万多人打出8.8的高分:

口碑不断发酵之下,点映上座率高达惊人的近70%!

上一次见到如此热闹的景象,还要追溯到4年前,《大圣归来》横空出世。

非要做出形容,只能说是:

爆了,真的爆了

并且这份「爆」,并不是偶然。

不信你看——

这个小肚肚多么Q弹可爱。

别光顾着“吸”,注意看衣服上逼真的纹路质感和肚肚弹起的微妙幅度。

这是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传播甚广的动图之一,亦是影片制作精良的证据之一。

片中有大量打斗戏份。

而特效的完成度和动作的流畅度大大超出我预期,几乎每一帧都毫无破绽。

仙人捻星辰为咒,水火斗法震天裂地。

哪吒狂霸酷拽燃到炸裂的变身画面:

看过电影没被哪吒帅哭的,欢迎来吐槽电影院打我!(咦?)

敖丙就连换个衣服都是要把你迷晕的亚子:

这样的视觉冲击,不逊于国外大片。

另一吸引人的要诀,则要属国产动画稀缺的瑰丽奇幻又大胆的想象力

先来看下《哪吒》的场景设置——

山河社稷图内,云雾环袅,溪流潺潺,莲叶接天仿若仙境。

一切夸张而不切实际的奇幻想象,尽数呈于画卷之内。

再来看看法宝——

对于哪吒这个角色,最耳熟能详的法宝莫过于乾坤圈、混天绫、风火轮和火尖枪这四样。

影片内,乾坤圈不再是哪吒的武器,反而成为一件封印法器:

混天绫不止能拿来捆人,还可单独行动,助哪吒克敌取胜;

身为冷兵器的火尖枪甚至充满现代感,有了热启动机制,片片莲叶开合间火星迸溅;

最不得不提还要属风火轮,谁能想到如此帅气拉风的它,原型居然是……

(此处删除剧透100字。)

反正,我赌每个看到正片的人都会大吃一惊。

令人惊艳的想象力,加以优良的制作。

作为一部动画电影,可以说,《哪吒》已经赢了大半。

但影片的成功还不止于此。

之所以获得极高口碑,引得观众奔走安利,归根结底还要落在两个字上——

颠覆。

背景的颠覆,人物的颠覆,以至精神核心的颠覆。

一个足够吸引人的故事,是最基本的要素,也是最重要的要素。

从民间神话传说,到《西游记》与《封神演义》,虽然细节有所不同,但哪吒的故事,无外乎以下情节:

在母亲腹中怀胎三年才降生。海边玩耍时将东海龙宫三太子刮鳞抽筋。后因龙王震怒水淹陈塘关,于是削肉剔骨归还父母。此后变为莲花化身,助姜子牙兴周灭纣,最终封神。

但在电影《哪吒》中,故事从一开始便不同——

天地灵气孕育出的混元珠,被元始天尊一分为二。灵珠将投胎为陈塘关李靖之子,而魔丸会于三年后被天劫咒摧毁。

只可惜,阴差阳错。

太乙疏忽,灵珠被盗,反而是魔丸进了殷夫人的肚子。

出生之后的哪吒只能依靠乾坤圈压制魔气,否则便会暴走伤人。

另一边,灵珠被带到了东海。

被玉帝以“看守”之名束缚在东海监牢的龙族,迫切需要一位成神的族人,上达天庭将全族释放。

这名寄托着全族希望,因灵珠而生的龙子,名为敖丙。

身份的错位,由此开始。

本该是英雄的,恶名加身。

不光要承受陈塘关百姓的厌恶畏惧,更将面对三年后无法可解的天劫。

本该被囚禁于东海的,隐匿气息,学成一身法术。

只等魔丸大开杀戒,阻止其罪行,扬名立万。

就问你够不够出人意料!

有着迥异的背景故事,《哪吒》中的各色人物,自然也不再是我们熟知的角色。

比如操着一口四川腔,挺着大肚腩的太乙真人。

又迷糊又嗜酒还常在关键时刻掉链子,少了想象中的仙风道骨,却也别具笑点。

神话故事中,李靖打倒哪吒金身,令哪吒只能以莲花化身的方式复活,终致父子亲情淡漠甚至撕裂。

但在电影《哪吒》中,李靖与夫人殷氏一样疼爱哪吒。

小小剧透下,让电影院内哭出一片海的情节,也与他密切相关。

形象颠覆最大的两个人物,还要属身为主角的哪吒与敖丙。

印象中的顽劣孩童,与丢掉性命的受害者,在崭新的故事背景下焕发了新的生命。

哪吒与敖丙。

魔丸与灵珠。

分明应是对立的两端,敖丙更要以哪吒的失控作为自己成神的基石。

但他们,又如此相似。

因出生时的异象,哪吒被陈塘关众人嫌弃,连父母都不允许他走出府外。

就算偶尔溜出去,也让人避之不及。

外表满不在乎,总用恶作剧来报复畏惧和厌恶他的人。

但内心深处,哪吒只是个渴望得到他人陪伴与善意的孩子。

为了能惩治妖怪,得到百姓们的认可,他甚至愿意进山河社稷图中苦学两年。

只可惜,最终还是被误解。就像他魔丸的身份一样,仿佛再也无可改变。

谁会不难过呢?

身为灵珠的敖丙似乎要幸运许多。

从来只跟着师父申公豹修炼,无需感受世人的恶意。

但,全龙族的希冀,负担实在太重。

在哪吒张牙舞爪地希望百姓们意识到自己是正义化身时,敖丙做了善事也不敢露出自己真正的样貌。

只因为他是妖族。

「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。」

对身为魔丸的哪吒如是,对身为妖族的敖丙亦然。

归根结底,都是被命运玩弄,为世人排斥的可怜人。

孤独。

于是在红日西沉的东海岸边,他们一起救过一个孩子,踢过一场毽子,便视对方为自己唯一的朋友。

即使目的不同,即便有冲突争斗。

最后的最后,在做出相同选择那一刻,他们会意识到,彼此是如此相似。

改编不是乱编。

对于以经典故事为根基的再创作品而言,如何不混淆二者的界限,是能否得到广泛欢迎的重中之重。

若只是拿来传统故事,大刀阔斧进行剥皮拆骨式的改造,那么最终成品很容易被冠以“乱编雷片”的骂名。

这样的状况,过往并不少见。

而《哪吒》之所以能成功,不仅是因为它对传统故事的颠覆,更在于——

它将旧的故事注入新意,使其拥有了崭新的灵魂。

「我命由我不由天。」

很多人在看过电影后,应该会和院长一样,对这句台词的印象最为深刻。

虽然这句话在很多很多年就已经流行过,可放在哪吒身上,仍然再恰当不过。

过去看《封神演义》时,有一点始终不能释怀。

哪吒之所以犯下箭射碧云童子、杀害东海三太子敖丙等罪行,表面上看是幼童无知顽劣,实则因为在出生时就犯下一千七百杀戒。

换句话说,在灵珠子转世之际,他自己的命运,与许多将死在他手下人的命运,已经既定。

哪怕最终受封成神,都只是沿着早已定好的路线走下去。

可电影里的哪吒不同。

虽没有身犯杀戒,但魔丸的身份一样让他不被认同。

哪怕做好事,救了人,一样被误解。

水“淹”陈塘关的危机,也同样存在。

当一群从不接受你的人面临死亡威胁,是遵从本心继续为善,还是管他们去死?

哪吒给出了自己的答案。

「若命运不公,就和它斗到底。」

这是他为自己选择的道路。

如太乙真人所说,不认命,才是哪吒的命。

这才是我们期待在作品中看到的新意,是整个故事的「魂」。

精致流畅的动作戏份,富有美感与想象力的作画,加之优秀的故事核心。

因此,《哪吒》会获得如今这样的高口碑,院长并不奇怪。

更有趣的是,能拍出这部电影的导演饺子,也是一位“奇人”。

曾经冲着“旱涝保收”而选择学医的饺子,读到大三才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是制作动画。

于是,顶着转行的艰难,在父母的支持下,他硬是“弃医从影”,用了三年半的时间,制作出了备受好评的动画短片《打,打个大西瓜》。

短片出名了,饺子也出名了。

此后,当有人找到饺子,问他是否愿意用三五年时间来做一部长片时,他犹豫许久,选择了“哪吒”。

后来在一次采访中,饺子谈及了他选择这个人物的原因。

“很多朝着自己理想道路上飞奔的人都会面对成见,有人会说你肯定不行,那你还要不要坚持下去?”

是在说电影中的哪吒,也是在说那个放弃了学医,顶着巨大压力投身动画制作的自己。

饺子坚持下去了吗?

不仅坚持,而且是“豁出命”坚持。

5000多个初版设计镜头;

1400多个特效镜头;

100多版人物形象设计;

60多家制作团队助阵;

制作历时3年,剧本打磨2年;

……

你看到的《哪吒》所有的好,背后凝着无数人的汗与泪。

可以说,导演与所有主创的坚持,也是哪吒精神的象征之一。

创作者与作品中的人物共理想同呼吸,这样的电影,怎么会失败呢?

有着这些充满热忱的人仍在努力。

因此国产动画仍在焕发生机。

我希望《哪吒》这样的昙花不止一现,希望它也如哪吒之于封神之战一样,是先行官,带国产动画走向更好的未来。

热门影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