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» 影评  »  请来千年美女也没用,又一部翻拍砸了_浩介

请来千年美女也没用,又一部翻拍砸了_浩介加载中

2020-05-13 22:28

“翻拍热”越演越烈了。

不只是国内武侠剧、或迪士尼真人版电影的“我翻拍我自己”模式。院长发现,这年头,进口转内销才更受欢迎。

比如意大利悬疑片《完美陌生人》,被不下十个国家买下版权进行翻拍:

又比如韩国电影《奇怪的她》,一度成为亚洲国家的翻拍模板:

拿来一部成功的剧本,再找来本国演员,在片中融入些本国元素。

从过程来看,翻拍片实在轻松许多。

不过,“走捷径”的代价也很明显。

原作珠玉在前,翻拍片大部分都只能是中规中矩、评分平平。

甚至有些片会因为翻拍不当,引人诟病。

但在所有失利作中,最出乎我意料的,是它——

那些年,我们一起追的女孩

那些年错过的大雨,时隔六年下到了日本。

与台版一样,影片才开始,便是男生们集体参与高中女神的婚礼。

而在催促声中拾起苹果的水岛浩介(山田裕贵 饰),开始回想起那段轻狂的校园岁月——

彼时,大家还都是高中生。

校内规则严苛,连自来卷都要开具证明,证明自己并没有烫头。

女生的裙子要经过精准测量,不可以偷偷改短。

而在如此严苛要求下,医生世家出身、容姿端丽、品学兼优的早濑真爱(斋藤飞鸟 饰),简直是犹如高岭之花一般的存在。

令一众男生嫉妒的是,浩介由于学习成绩太差,被勒令搬到真爱前桌,由真爱监督学习。

官方牵线,最为致命。

原本毫无交集的二人,也因为一次忘带英语课本事件,产生了某种不可名状的联系。

当你对学霸发动技能「英雄救美」,而学霸想要表达感激之情,这种情况下会选择什么方式呢?

A.以身相许 B.帮你作弊 C.逼你学习

请选择前两项的朋友自觉面壁三分钟。

真爱对浩介的帮助,包括但不限于——

在浩介上课睡觉时把他戳醒:

自制爱心试卷给对方补课:

强制浩介与自己一起留校晚自习:

要是你很疑惑,为什么浩介会对真爱言听计从的话……

来!看着这张脸再重复一次你的问题!

这期间自然也发生过许多小插曲,如浩介和真爱用成绩打赌,最后一个剪了寸头,一个扎起双马尾;

又如全班同学被老师怀疑偷钱,一致反抗,最后真爱也和男生们一起被罚半蹲:

时光易逝,转眼间,大家就都毕业了。

也曾共同坐在高高的石墙上展望未来,却无法避免沿着人生的不同轨迹各奔东西。

扎过单马尾的女生去了东京的私立医学院,剪过寸头的男生留在县城大学,继续自己的格斗爱好。

时常在夜晚互通电话,也会在假期一同出游。

毫无疑问浩介喜欢真爱,可又不敢听到真爱的答案。

友情以上,恋人未满”,大概是对二人关系的最好诠释。

直到浩介想通过自由格斗赛向真爱展示自己的英雄气概,而真爱却完全不明白为什么浩介会喜欢这样幼稚的互殴行为。

倾盆大雨中,两人争吵,分开,再无联系。

冷战持续到两年后,311地震,逃出宿舍后的第一件事,浩介给真爱拨出了电话。

只是一切都已太晚。

最终,高中同学们各自大学毕业,步入新生活。

如今又齐聚在一起,参加真爱的结婚典礼。

一场漫长的暧昧与错过,就此落下帷幕。

两小时内,我们见证了青春的逝去、初恋的告终,实在让人感到唏嘘和……

等等!

这跟台版《那些年》的剧情完全没有区别吧?

不是院长的错觉,真的连经典情节的分镜都一模一样啊!

比较一下真爱和沈佳宜初次扎单马尾出场的慢镜头:

男生的反应:

放孔明灯时的告白:

地震后的电话:

……

翻拍作品,故事情节与原作一致可以理解,但连分镜都照抄,也是大可不必了叭!

不过,惊讶归惊讶。

若说日版《那些年》全无新意,倒也有些冤枉。

台版《那些年》的英文译名为《You Are the Apple of My Eye》,影片头尾也都出现“苹果”这一意象,但片内对于苹果含义的解读却没有展开。

日版中,则增加了浩介从英语书上看到这句话的剧情:

毕业分别时,他还送了真爱一件手绘的苹果T恤,以表达自己的爱恋:

雨中分别那一日,真爱穿的正是浩介送她的苹果T恤:

三处场景,成功串联起首尾与片名,相比台版,影片结构要更加完整。

另外,尽管地震后打电话的部分照搬了原版的分镜,但日版在此过程中,加入了部分原创台词。

探讨平行世界之前,当浩介与真爱抬头望天,忍不住回忆起年少时看到的月亮。

「今夜月色很美。」

这样独属于日本人的浪漫,只在片中出现过一处,却始终让人印象深刻。

然而,以上两点之外,日版《那些年》的其他几处增改,就不大能让人理解。

比如原作中沈佳宜的闺蜜弯弯,在日版里多出一个“浩介的青梅竹马”的身份,并且从幼儿园起便暗恋浩介:

但这段婉转晦涩的暗恋,并未在后续对剧情起到任何推进作用,只是在毕业后以一句“后来我发现我已经把他当成家人”做结。

原作中除柯景腾外的四个男生,都是沈佳宜的忠实暗恋者。

而日版中,一位更喜欢真爱的闺蜜诗子:

一位竟然坦诚,自己爱的不是妹子,是好兄弟:

???

虽然能够get到导演想要拓宽青春的范畴,并体现包容性的心……

但是说好的“那些年,我们一起追的女孩”,追到一半突然有人出了柜是怎么回事啊?!

也因此,全部的校园时光,都只能看到浩介与真爱之间的互动。

台版中变魔术、写情书等各式讨女神欢心的桥段不复存在,青春失去了涌动的荷尔蒙,难免有些黯淡。

还有最令我看不懂的一点——

台版中,柯景腾热爱格斗,始终将墙上的李小龙作为自己的师父。

而日版中,浩介的师父是这样的↓

其实你想学的不是功夫而是相声吧!

《报菜名》了解一下?

无目的的增改,不光未使这一部翻拍电影增色几分,反而令人一头雾水。

豆瓣上6.2与原版8.1的分差,也看得出此次翻拍的不尽人意。

同时, 有相当多网友都和院长一样,注意到了日版《那些年》除剧情之外的另一处极大不足——

演技。

乃木坂46出身的斋藤飞鸟,被日本网友誉为“被神选中的美少女”,颜值方面可以说是无可挑剔。

大眼睛,巴掌脸,黑长直齐刘海,完全是漫画书中走出的美少女,饰演校花极具说服力。

然而,颜值高绝不代表演技好。

影片的大部分时刻,她的脸上都只有两种表情:笑和扑克脸。

作为优等生却忘记带课本、自习时发现浩介突然消失、婚礼现场这三场戏份中,几乎无法感受到她所饰演的“真爱”这一角色,此刻的心情是什么样。

对于一部着力刻画少年男女由情愫渐生、到遗憾分别全过程的爱情片来说,体现二人情感的细腻变化无疑是最重要的。

而斋藤飞鸟在片中的演绎,只能以“失败”二字形容。

这样并无代入感的演技,加之影片对原版鲜活情节的删改,导致整部影片都散发着乏味冗长的气息。

只余下那些相似度高达99%的名场面,让人透过外皮再次燃起当年看台版时的感动。

残酷的事实证明,翻拍这种事,不光大部分中国导演不靠谱,外国人也一样。

翻拍浪潮未息,如何能在优秀剧本的基础上,在翻拍作中注入本国特色,又不失原作高光,恐怕是全世界导演,都该继续研究的问题。

热门影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