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» 影评  »  《清平乐》:徽柔的人生转折从嫁人开始?其实早已注定

《清平乐》:徽柔的人生转折从嫁人开始?其实早已注定加载中

2020-05-14 12:25

清平乐DVD版》马上就要迎来了全剧的高潮,这也是全剧最虐心的部分。那就是赵祯最宠爱的徽柔公主下嫁李玮,婆媳矛盾一触即发,徽柔境况越来越糟,最终香消玉殒。很多观众都对徽柔充满了同情,觉得徽柔悲剧的一生就是因为嫁给了李玮,遇到了一个恶婆婆,虽然这两个人和徽柔之死也脱不了干系,但是我觉得,徽柔的不幸其实早有伏笔:

赵祯过度的宠爱

赵祯作为一个皇帝对徽柔的宠爱,恐怕在帝王家是极少有人能做到他的程度的。可以说在徽柔很小的时候,赵祯就为徽柔破了许多的例。这也养成了徽柔事事都依赖赵祯,仗着赵祯的宠爱免去了很多应尽的责任,书念的不好,赵祯就不做过多的强求;心情不好,赵祯就连忙安慰;想去宫外看花灯,赵祯就立刻满足,不让自己的女儿被别人比下去……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,可以说徽柔在嫁人之前从来过的都是顺风顺水的生活,很少遇到挫折。

赵祯的过度宠爱导致了她很严重的依赖心理,根本就不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,在皇宫中事事有她的父亲做主,嫁人之后又把梁怀吉当做自己的救命稻草,当做内心的依托。当这两人都不在身边的时候,徽柔就彻底失去了依靠,从而变得自暴自弃。

赵祯的宠爱不仅让徽柔失去了独立能力,更让赵祯失去了理性。徽柔年幼之时,心中所求还比较容易满足,无非就是小儿女的一些小心思,和纲常法纪还离得较远,因此触犯不到大臣们的底线。但是长大之后,作为本国的公主,徽柔是有公主的责任的,夜扣宫门本身就是大忌。

而赵祯因为一直以来对徽柔无底线的宠爱,在面对徽柔无理的请求,竟然同意了。回想起赵祯幼年时要见生母,有多少人阻拦,最后不是没有见到?而现在赵祯竟然不顾礼法,放徽柔进宫,表面出于心疼,实际上是害了徽柔。“父母之爱子,则为之计深远”对于徽柔的悲剧,赵祯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。

宫里宫外两重世界

徽柔从小生活在宫里,除了宫里的世界对外面一无所知。幼年时,连穷的概念都没有,还是梁怀吉耐心的解释,她才略懂一二。所以对平凡人的生活本来就是一无所知的,而对于平常人的人性更是一概不知。

徽柔不知道人性的复杂,不知道寻常人家的相处之道,不知道要经营自己的婚姻……秀女选入宫中,尚且要经过很多时日的严格训练。而从宫里到宫外,徽柔就这样硬生生地给推出去了,赵祯幼年做皇帝的时候身边的晏殊、刘太后等可都是明白人,能帮助赵祯违背人性做出正确的选择,而徽柔身边就没有这样的人。

梁怀吉虽然很好,抚慰着徽柔受伤的内心,关键的时候挺身而出。可是,他却不是个有大智慧的人,不知道人生之路还很长,人不能一直沉浸在伤痛之中,伤口需要慢慢愈合的,不能不时地去扒开看看。

徽柔和梁怀吉两人出宫之后,就只剩下彼此是最亲近的人,而两人都太过感性了,一直纠结着自己的伤痛,不肯看一看外面的世界,关闭了自己的内心,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之中。人在孤独的时候总是喜欢抱团取暖,虽然短时间之内,两人内心得到慰藉,但是却忘了自己是刺猬,抱久了会受伤。

徽柔性格所致

徽柔表面上看着温温柔柔,但是内心是十分倔强的。她表面上顺从了父亲的意志,实际内心一直非常抵触赵祯的安排,这和赵祯当时被迫娶曹丹姝何其的相似。赵祯大婚之后一直就和曹丹姝有芥蒂,徽柔和赵祯如出一辙,婚后一直抗拒着父亲为自己选的夫婿。其实,刚开始时的李玮人很好的,一直在讨公主的欢心,但是公主从来不把他放在眼里,因为不爱从来都不会顾及李玮的感受,这也导致了婆婆的不满。

在原著中李氏直接就说,你以为我愿意当恶人整天唱白脸惹人嫌吗?我儿子没本事不讨公主喜欢,我就只当我家请了个仙女供着,可公主整天跟个不男不女的那什么,就是把我儿子当乌龟什么的。公主的冷暴力,不仅寒了李玮的心,也导致了婆婆的不满。只是这任性的代价也太大了,既折磨了别人,又折磨着自己,真是得不偿失啊。

热门影评